灵芝盆景常用的盆钵 1、旱盆:盆的底部有一排水孔,多余的水分可由盆底排水孔排出盆外,所以称旱盆。适用于灵芝活体盆景以及树木盆景、花草盆景栽培。 2、水盆:在盆的底部不设排水孔,因此盆内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水分,以形成一个有水环境,故称水盆。水盆是山水盆景、水旱盆景的主要用盆。一般是用大理石(多用汉白玉)制成的浅盆,盆边高度1厘米左右。传统灵芝盆景可以选用。 3、紫砂陶盆:紫砂陶盆人们习惯称为紫砂盆。它从宋代问世以来,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花卉盆景爱好者的青睐,从明代开始就风行全国。 紫砂陶盆是采用宜兴特有的一种黏土为原料(被称为“泥中泥”,深藏于岩石层下),经过开采、精选、提炼,制成陶胚,不着釉彩,再经过1000度~1500度的高温烧制而成。紫砂盆质地细密、坚韧,并有肉眼看不到的气孔,既不渗漏,又有一定的透气吸水性能,适于植物生长发育。因入窑时间长短不一,窑内温度高低不同,盆色亦有深浅、浓淡之别。紫砂盆不上釉,均为泥土本色,朴素雅致,古色古香,富有民族特色。 紫砂盆的色泽多达几十种,主要有紫红色、大红色、海棠红色、枣红色、朱砂红色、青蓝色、墨绿色、铁青色、紫铜色、葡萄紫色、栗色、白砂色、豆青色、葵黄色、淡灰色等。有时还在泥里掺入少量粗泥沙或钢砂,制成的盆钵则颗粒隐现,给人以特殊的美感。 紫砂盆按不同形态分,有圆形、楠圆形、方形、腰圆形、六角形、八角形、荷花盆、扇形盆、菱形盆等。盆有的深有的浅;盆口造型也是多种多样,有直口、窝口、瓢口、蒲口等。 按盆口水平面的几何形状分有圆形、正方形、矩形、三角形、五角形、六角形、八角形、菱形、椭圆形、腰圆形、扇形、腰子形、盾形、梅花形等。 按盆口竖直画的几何形状分:直口,盆口直向上,盆口直,且上下相等;瓢口,盆口向上按一定的曲线向外翻展;窝口,盆口向上按一曲线向内微翻转;蒲口,盆口似蒲包口。 按盆钵的几何形状分有金钟形、荷花形、菊花形、葵花形、海棠形、花篮形、升形、喇叭形、鼓形、梳形、船形、袋形、鼎形、马槽形等,还有各种象形盆,如松干段、竹干段、槐干段、梅干段、树根形等。 按盆脚的几何形式分:平脚,脚扁平状,其高度小于宽度;云脚,脚的形状如云状;花脚,脚底部呈齿牙状;圆脚,脚底部呈圆弧状;竹脚,脚的形状如竹干段状;高脚,脚的高度较一般的盆体高。脚的形式也是一种装饰,能使盆更具美感,同时还增加了立体感与空间感,有利于旱盆的盆底排水孔排水。 按盆角几何形式分:尖角,两个平面夹成的较尖的角;圆角,盆角不尖,而呈圆弧形;抽角,在盆角尖头部分加(抽)1条沟槽;包角,盆角上加上1条包料包起来;折角,盆面角的顶平,成一狭长的平面。 其他装饰:凸奎,盆壁上突起一平面;凹奎,盆壁上凹进一平面;单腰线,在盆壁腰处有一圈突起的线;双腰线,在盆壁腰上有并列且靠近的两团凸线;复线,在盆上口的盆壁处和盆底处各有圈凸线;三线,在盆口处有一圈凸线,在近盆底处有两凸线;底线,近盆底部有一圈凸线;口线,在盆口上有一圈凸线;竹节,盆体上有竹节纹;腰带,盆腰部有一圈凸起的带;兽头,在盆钵上具有兽头浮雕;雕刻,有真、草、隶、篆、魏碑、汉瓦、占金石索、钟鼎文等各体书法,有花鸟、山水、人物等白描,还有回字纹、工字纹、万字纹等;彩绘,具有色彩的绘画,此艺术装饰将集文学、书法、绘画、工艺、篆刻等艺术为一体。 按盆孔(排水孔)分类有单孔、双孔、三孔、五孔、无孔等之分,孔还有大小、方圆、多角之差别。 大小规格:最大盆直径达1米左右,小盆属微型类。 色彩:宜兴紫砂陶盆所用原料为当地产的紫砂泥,呈紫红色,还有大红泥、乌泥、白泥、绿泥、黄泥等多种。在烧制时,由于温度的不同,色泽也在变化,加之不同的泥料配合,浇成色彩达几十种之多,主要有海棠红色、朱砂紫色、葵黄色、墨绿色、白砂色、梨皮色、豆青色、榴皮色、葡萄紫色、淡灰色、紫铜色、冷金色、闪色、栗色、淡黑色、铁青色、天青色、猪肝色、铜绿色、水碧色等。还有在制盆时,将钢砂或粗沙拌入紫砂泥,则烧制出来的制品上隐约可见砂粒,闪闪发光,晶莹夺目。紫砂陶盆虽然色彩丰富,但绝大多数色彩偏暗,这对盆景极为有利,不会喧宾夺主。 水托:中小型盆景(包括盆栽)通常还配有浅盆状的水托,垫在盆的底部,接取紫砂盆从排水孔流出的水分,以防外溢盆外,污染几座。水托的形状也有各色各样,一般与盆体配套,还起烘托作用,把盆的美充分显露出来。
在宜兴紫砂陶盆中,有名的盆阍谂璧牡撞坑新淇钣≌拢⒚鞑鼗虺銎啡恕C鳌⑶辶酱穆淇睿辔婆枵叩男彰虮鸷牛宕院蠖辔Ъ业拿啤P轮泄闪⒑螅嘤谩爸泄诵恕钡挠≌拢灿械氖侵谱髡叩男彰O旅媸敲鞔笃谟肭宕庖欢问逼诘囊诵俗仙疤张璧穆淇睢?晒┘鸸排璨慰肌
|